当前位置:会计师事务所 > 新闻动态 > 实务资讯 >
热点文章
    让青春铸就审计美好未来——“最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从五四运动掀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熊熊烈 ...
    献礼壮丽70年 一线审计人上头条|审
    献礼壮丽70年 一线审计人上头条|审计署农业水利审计局孔鹏程 一线审计人上头条|今日推荐:援疆路上追梦人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审计署农业水利审计局援疆干部孔鹏程 2624公 ...
    审计署长沙特派办严把“六关” 切
    【来源:审计署长沙特派办】字号:【大】【中】【小】 今年以来,审计署长沙特派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审计现场管理,着眼长 ...
    献礼壮丽70年 一线审计人上头条|石
    来源:石家庄市审计局 今日推荐:张伟娜:十三年的揭秘之旅 阳光热情下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低调内敛中饱含着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她是张伟娜,石家庄市审计局的一名审 ...
    审计新征程上的“急先锋”——“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新时代,要勇担新使命,激发干事创业精神,在新时代中争创新作为 ...
    春晚背后的经济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的热闹场景是许多人过年的传统项目。每年除夕是全国人民阖家团圆的日子,为了庆祝新年而开设的春晚,自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这几点一定要
    其实呢,在平日的工作中大家经常抱怨一下,作为一位会计辛苦,但是呢也都是嘴上说说,对于每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想必也是各位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大家辛辛苦苦忙了半天,被告知 ...
    税收筹划:开出200万发票没有进项
    很多现代服务业,都会面临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利润高,无进项。尤其是科技、设计、广告、传媒等一类的企业。之前就有一位朋友问我,开出200万发票没有进项怎么办?今天就和大 ...
    重磅!电商法来了,和你是否有关
    大家每天翻阅的朋友圈,都少不了微商的存在,像小编的朋友圈就被微商霸屏了~很正常,随着网络销售服务平台的不断兴起,国家出台相应政策也是应该的,没有规矩是不行的。新的电 ...
    2017年汇算清缴需关注的问题 股权激
    股权激励支出 在填报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和A10701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时,如果公司对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就要引起高度注意。 对员工的股权激励包 ...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中识别纳税风险的路径与自控建议

来自:    发布时间:2022-09-22    浏览 :

 

财务报表是纳税人的“体检报告”,反映着其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在数字经济条件下,纳税人运用大数据智能技术挖掘和捕捉财务报表中存在的税收风险并预先化解危机,是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防控税收风险存在的最佳方案。本文基于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运用大数据识别与比对排疑的方法,精准判断出纳税人财务信息中的涉税风险与税收处理的不利因素,并提出实现纳税遵从“以数防控”的合理建议。

一、财务报表分析与纳税风险数字化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纳税人对财务数据的实际比对,了解掌握其他关联数据,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进而对纳税状况做出一个正确决策的管理活动。而纳税风险数字化管理是指纳税人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财务报表项目数据之间勾稽关系的比对与识别,较为精确与精准的发现自身可能存在的纳税风险,并采取风险提醒、自控调整等有效措施及时进行税收处理,从而防止纳税风险发生的一项管理活动。纳税风险数字化管理是做好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途径,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随着当前大数据思维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税风险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的经验分析判断向大数据分析转变,数据管理带来的新方法与新模式让防范纳税风险插上了翅膀,纳税人借助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以财务报表分析为导向的纳税风险防范方式是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在财务报表项目数据的勾稽关系中,纳税人完全可以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实时取得全方位的纳税信息并开展风险分析筛查,为实现税收管理“零风险”提供有力支撑。其次,财务报表是反映纳税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数据来源,又是依法纳税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涉税安全。因此,纳税人根据税收征管的需要,除了要利用会计数据进行纳税指标分析外,还要利用财务指标进行纳税分析,从而判断自身是否存在纳税风险,使数字化指标识别更加精准。再次,财务报表指标是反映纳税人财务状况的晴雨表,纳税人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与数据模型,对财务报表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分析会更加透彻,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及纳税整体遵从度会更有逻辑,并通过机器识别给出一个整体判断,以提高涉税风险识别和应对的准确性。

二、财务报表勾稽关系中的纳税风险及税收处理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由于各张报表之间在逻辑上具有鲜明的关联性,因此,纳税人通过数据比对完全可以发现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纳税真伪等情况,印证报表各项目之间数据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洞察可能存在的纳税风险。一般情形下,有以下四个方面应当引起重视,并进行税收处理。

(一)“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关联“购建和处置资产现金收支”项目

1.固定资产增加,多计提累计折旧,少缴企业所得税。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表计提累计折旧与税法规定不一致,会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短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存在税会差异,在企业所得税前多扣除成本费用,少缴企业所得税。正确处理: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短于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会计计提的累计折旧额高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累计折旧额,高出的部分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2.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增加,未缴房产税。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原值增加,而申报的房产税金额没有增加。正确处理: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原值增加,应缴纳房产税。

3.处置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纳税。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期末原值减少或增加,可能存在当期处置了固定资产,产生了“得利”或“损失”而未纳税申报。正确处理:在增值税方面,一般纳税人出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一般计税时,税率为13%,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简易计税时,可选择减按2%征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选择放弃减税,按3%征收,此时可开具3%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固定资产处置利得记入营业外收入,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在实际发生年度申报扣除,影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4.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不符合规定。主要表现为:享受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不符合政策规定。正确处理:企业新购进的,除房屋、建筑物以外,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当期增加的固定资产,选择税收优惠政策一次性税前扣除,还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扣除,一经选择,不得变更。但要注意,对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新购置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按照设备器具折旧年限设定条件,3年内可一次性税前扣除,而4年、5年、10年的减半税前扣除,企业可按季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结转以后5个纳税年度扣除。对此,要区分以上税收政策的不同,关注行业范围、具体标准、扣除条件是否符合政策规定,避免因为错误享受导致涉税风险。

(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关联“应收账款”项目

1.销售收入未及时入账并申报。主要表现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主营业务收入×(1+税率),可能存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少计收入。正确处理:在增值税方面,纳税人应确认的销售收入,为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在消费税方面,除卷烟在批发环节,金银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超豪华小汽车在零售环节加征消费税外,纳税人生产应税消费品,于销售时纳税。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纳税人不论是取得货币收入,还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其取得的各种来源为收入总额,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2.往来账户互抵,冲减应收账款,少记主营业务收入。主要表现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主营业务收入×(1+税率),应收账款与应付账对冲,少记收入,或者应收账款减少但是未收到现金,用非货币资产抵账等情况。正确处理:在增值税方面,纳税人应依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时申报销售收入。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

3.逾期应收账款计提损失准备金,未纳税申报,企业所得税前不得扣除。主要表现为:存在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或者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未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正确处理:纳税人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逾期应收款项,会计已计提坏账损失,应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出具专项报告,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三)“投资收益”与“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关联“投资性资产”项目

1.有对外投资,无投资收益。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表中投资性资产项目有金额,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表中的“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均为0,可能存在少记投资收益。正确处理:居民企业之间投资,连续持有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属于免税收入,应记入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2.企业所得税非货币性资产收益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债务重组未确认所得和损失。主要表现为:利润表“投资收益”有发生额,资产负债表中投资性资产无余额,可能存在投资性资产转让、债务重组等情况。正确处理:在增值税方面,纳税人无偿转让股票时,转出方以该股票的买入价为卖出价,按照金融商品转让计算缴纳增值税;在转入方将上述股票再转让时,以原转出方的卖出价为买入价,按照金融商品转让计算缴纳增值税。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捐赠、偿债、赞助等用途的,应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在土地增值税方面,对于无偿划转的资产中如果包含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的,虽然不是有偿转让,但仍需要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在契税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让土地、房屋权属,承受其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缴纳契税。

3.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未缴纳个人所得税。主要表现为:支付债权、股权的利息、红利时,未扣缴利息、股息、红利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正确处理: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四)“年初未分配利润”、利润表“净利润”、“计提的盈余公积”关联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

1.自然人股东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未扣缴个人所得税。主要表现为:企业利润分配,会计账务处理时,通过往来会计科目将利润分配到股东个人名下,股息、红利、红利所得已支付,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正确处理:扣缴义务人通过往来会计科目将利息、股息、红利分配到个人名下,该个人做为收入所有人,对其名下的利息、股息、红利有权随时提取,扣缴义务人应按税法规定及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股东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未缴个人所得税。主要表现为:纳税人未将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股息、红利,而是将盈余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未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正确处理:对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3.实收资本增加,未缴印花税。主要表现为:“实收资本”期末余额较期初余额增加,可能接受追加了投资,未补缴印花税。正确处理:已缴纳印花税的营业账簿,以后年度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比已缴纳印花税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增加的,按照增加部分计算应纳税额。

三、提升纳税人财务报表纳税风险的自控建议

加强财务报表分析是纳税风险防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主要手段。纳税人必须有针对性的从财务报表中资金、往来、利润等基础数据入手,运用纳税大数据分析比对,以税收风险为导向精准实施自测自控监管,才能及时发现、预警、防范和管控风险,从而促进经营主体的合法经营,合理纳税、风险化解,实现纳税遵从“以数防控”的长效机制发展。

(一)突出数据效应,强化资金流项目监管

1.突出资金流量数据比对分析。现金流量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与流出的计量表。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别从静态分析其现金流量净额流出和流入,以及各自比重和贡献,现金流量表比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更加客观、直观,可以看到整个纳税人运作过程。一般来说,纳税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越大,流速越快,其财务基础越稳固,适应能力和变现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越强,获取利润的能力超强。因此,加强现金流量与各个相关数据之间的比对分析,能够避免因风险意识淡化而带来的损失,提高纳税人风险防范的能力,促进经营主体市场的健康持久发展。

2.突出资金流向数据分析比对。资金是纳税人生产经营循环的血液,是纳税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竞争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安排。而现金流量表以价值形式完整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因此,纳税人应加强资金运动的监管,与税务、外汇、银行、公安等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数据共享协调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内外数据结合,重新整合优化数据应用,通过资金流向数据分析比对,发现自身的税收漏洞,把防范纳税风险放在前置环节,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

3.突出资金管理数据分析比对。纳税人的资金活动管理关系着经营主体正常运转的命脉,也是资金池管理的核心内容。纳税人应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建立严密的资金营运活动会计控制系统。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加强资金收付管理,严格规范资金的收支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所有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把收支关。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同时,对于税务、银行等部门外部数据风险提示提醒,应认真自查整改,防范财务风险,保证资金管理整体效果的最大化,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加强风险分析,重视往来及对应风险监管

1.加强往来项目管理。往来账是用来反映纳税人经济活动过程中结算经济的过渡账户,其目的主要是为便于纳税 人财务核算和管理,便于提高办事效率。因此,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之前对往来项目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纳税风险疑点,事前提示预警,建立“无风险不自扰、低风险预提醒、中高风险严监控”的监管新机制,防止把往来账作为偷逃骗税的避风港和弄虚作假的调节器。

2.加强借贷资金管理。借贷资金是目前纳税人纳税风险的重点雷区,也最容易被财务人员所忽视。其中,长期借款、短期借款、财务费用,作为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的对应项目,借款方不管是否支付利息费用给贷款方,只要其业务不符合借贷利率、关联企业等税收政策规定,就会有纳税风险。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与利率,其约定年利率≤24%,有效;如果约定年利率大于36%,其超过部分无效;如果当事人原来自愿偿还了年利率超过36%的利息,可以补要回来。另外,约定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但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该区间债务,法律不反对。因此,纳税人应加强借贷资金及相关费用的管理,避免不合理或无效融资,避免发生纳税人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

3.加强税费返还风险管理。现金流量表收到的税费返还,包括收到税务机关返还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款,如纳税人取得增值税即征即退款时,应并入当期损益,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又如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时,会导致未来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减少,实质上未给纳税人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不涉及收入确认,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纳税人加强对税费返还的跟踪管理至关重要,既可让纳税人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政策,又可避免错误享受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纳税信用等级。

(三)推进社会共治,建立“以数防控”体系自我监管

1.使用电子发票,增强税收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发票是购销业务的凭证,直接体现购销双方、购销数量、金额等内容,是纳税人存货、收入以及费用会计计量的主要依据。目前,电子发票在我国已全面推行,既方便了纳税人数据信息的获取与比对,又防止了没有真实业务的假发票、假计量。纳税人应登录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下载安装适用阅读增值税电子发票的浏览软件,以此查阅电子发票并验证电子签名有效性,降低接收假发票的风险,使财务管理更高效。同时,可以通过平台及时掌握所取得的电子发票领用、开具、用途确认等流转状态,以及正常、红冲、异常等管理状态信息。可以看到,纳税人使用电子发票减少了购销双方信息不对称或滞后而产生的发票涉税风险,防止了发票取得不及时,运营业务不明细,导致财务处理不当,甚至错误操作,导致假账的风险,积极有效的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经营与合法权益。

2.建立监管体系,增强税收风险防范的针对性。纳税人应当根据纳税人特点、工作流程及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建立税收风险防控自测自检体系,自主设计税收风险识别模型,加强税收分类分级管理。一是管理信息的数据化。利用税收风险识别模型判断纳税状态是否科学、有效,能否精准识别税收风险,并直接定位风险,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销售、采购等经营活动的电子发票信息,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信息以及纳税申报电子化信息,财政支付、金融支付等信息。二是风险分析的智能化。依据税收政策要求,利用大数据,根据纳税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从纳税人规模、企业类型、经营方式、管理模式、核算方式、技术水平等多维度来设立算法,并随着税收政策变化自主调整税收风险识别模型,或者由相关人员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优化模型,不断提高识别模型的准确性。三是应对方法的差异化。运用税收风险识别模型修正模型风险指向,针对存货入库出库、生产过程、产品工艺、进销地区、成本费用匹配、货物类别等,从合同环节、业务环节、纳税申报等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加以管控防范。

3.突出社会共治,增强税收风险防范的时效性。在实现社会共治与数据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防范体系,让信息与纳税人同步,及时预警提示提醒,使纳税人从‘被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对纳税人来说获益很大。一是加强各部门多元共治,建设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构建市场监管、金融、税务、交通、海关等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解决数字交易隐蔽性、无痕化问题,实现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对海量交易信息进行实时、批量监测,及时向纳税人预警提示提醒,防范纳税风险。二是加强纳税人与第三方机构资源利用与合作的关系,优化数据应用,增加与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数据共享协调机制,达到信息互通,结果和资质共用,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实现纳税人税收风险“以数防控”自我监管和纳税遵从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