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大量台商咨询回台投资,但始终没人敢跨出第一步与台“国税局”协商。台“财政部”政务次长吴自心20日承诺,台商企业或个人向“国税局”咨询资料将「去识别化」,不会藉此将回台的台商列为选查对象。
20日举办「台商资金回台暨租税天堂资产布局」研讨会,邀请吴自心、南区“国税局”长卢贞秀讨论台商海外资金回台困境。卢贞秀强调,南区“国税局”已有13件咨询案例,甚至有台商已将大陆的股利所得60亿元引渡回台。
近年来,国际间反避税措施一波接一波,加上美中贸易战线不断延长下,台商饱受困扰。资诚税务法律营运长许祺昌表示,在国际趋势下,台商自然会调整全球投资营运布局,而回台投资则是选项之一。
然而,虽然台“财政部”以解释令与“国税局”窗口开放台商咨询、评估回台可行性,但会计师坦言,鲜少台商有勇气踏出第一步,因为无法确保台“财政部”藉此立案追税的可能性。
吴自心对此强调,现在“国税局”配合行政院的「欢迎台商回台投资行动方案」,台商资金不限于解释令上的凭证文件,只要说法合理,同样也会持开放的态度,不会有立案追税的情况,且台“财政部”长苏建荣也多次授权并强调不会对咨商的台商做追税行为。
据了解,台“国税局”目前难以掌握到台商海外收入资料,因此电脑选案查核多为国内税务问题,要追查海外收入几乎只有人工选查。如今台“财政部”喊话剔除其可能性,台商自是无须害怕海外收入遭追税问题。
而“国税局”窗口虽允许会计师代替企业主出面和协商,但卢贞秀坦言,仍希望尽可能与台商面对面的讨论较有效率,一旦税务问题达成共识,台商再正式提出申请即可。